*“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基层部承担着沉重责任,不断奔波在进村入户路上. 然而,基层公务出行却面临诸多困扰,常常遇到“下不去”问题. 为了保障基层公务出行顺畅,安徽省近年来积极探索并推广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 *
解决基层公务出行难题
近年来,安徽省针对基层公务出行中问题,致力于寻找解决办法,以改善工作效率. 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模式成为了一项创新举措,受到基层群欢迎.
基层公务出行更便捷
公务用车管理系统宣城市宣州区孙埠镇镇文明办主任周义敏在一次基层指导文明创建工作后,将一辆新能源汽车停在镇停车场充电桩旁。这辆车是一辆“共享公务车”,不仅是租来,而且没有专属司机,由用车申请人自己驾驶。
通过分时租赁模式,基层可以随时申请用车,并且使用人自己驾驶. 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基层出行便利,还给予了用车人更好驾驶体验.
分时租赁模式优势
分时租赁模式运作方式简单明了:“租车”、平台“管车”、公司“养车”. 引入新能源汽车租赁企业,向乡镇基层提供服务,而车辆购置、保险、维修、保养等费用则由企业承担. 基层可以通过平台申请用车,完成任务后再将车辆定点归还。
基层部心声
孙埠镇党委委员孙梦琪深有感触地谈到了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模式改变. “公车改革后,全镇仅配备了两台公务用车,公务用车管理系统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 以前我们租用社会化车辆费用昂贵,且无法保证资质。”孙梦琪表示,去年该镇淘汰了原有社会化租车,改为租赁6辆新能源汽车,基层公务出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提升基层工作积极
宣州区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党组成员黄为指出,在基层单位,有时遇到抗洪抢险、秸秆禁烧等紧急情况,需要迅速赶往现场。如果仍然使用以前社会化租车方式,可能会出现“无车可调”情况,从而耽误工作. 而现在,新能源汽车就停在单位内,管理规范,用车方便,能有效提升基层工作积极和主动.
安徽省推行成模式
安徽省一直致力于解决基层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模式,在提高乡镇公务出行保障能力同时,也符合节能降碳和绿发展理念. 截至目前,全区已经申请租赁了33辆新能源汽车,行驶里程达到26.7万公里.
安徽省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模式是基层公务出行改革生动实践。安徽省通过创新模式,为基层部提供更便捷、高效公务出行方式,进一步推动了基层工作发展. .